主页 > 手机版 > 三湖资讯 > 马鲷维鲷饲养 >

马鲷饲养系列5:马鲷孔雀类的饲养(Aulonocara group)

作者:万宝鱼(翻译)~~2020-07-06

【序】
        在公众号第七期时,我对孔雀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述,所以想进一步了解孔雀类可参考第七期。但这里我要借本文,对马鲷孔雀类的分类再作一个简述,因为在下文翻译到哪些孔雀品种可不可以混养时,会用到孔雀类的分类:
1)沙居类孔雀(Sand-dwelling)
       是指主要栖息在沙地的孔雀类。而这一种类的饲养方法,是放到本文的第三部分《沙居类马鲷的饲养》。它包括:A. aquilonium(金绿孔雀)、A. auditor(奥迪孔雀)、A. brevinidus(短项孔雀)、A. gertrudae(黄膊孔雀)、A. guentheri(冈氏孔雀)、A. nyassae(尼亚萨孔雀)、A. sp. 'pyramid'(金字塔孔雀)和A. rostratum(长鼻孔雀)。
2)岩居类孔雀(Cave-dwellers)
       是指主要以岩石洞穴作为栖息地(主要是繁殖地)的孔雀类。它包括:A. sp. 'jalo'(杰罗孔雀)、A. sp. 'lwanda'(卢旺达孔雀)、A. sp. 'trematocranus masinje'(麦新捷孔雀)、A. sp. 'walteri'(瓦特雷孔雀)、A. jacobfreibergi(蝴蝶类孔雀)。
3)Chitande Types类孔雀
       这是根据地域类型来划分的,主要是中文名为“黑武士”系列的孔雀类,包括:A. sp. 'chitande type …'(黑武士系列)、A. ethelwynnae(蓝花孔雀)和A. sp. 'yellow collar'(金领孔雀)。
4)深水型孔雀(Deep water)
       指生活在深水区域的孔雀类,目前只有标本,而没有活体出现。
5)秃头类孔雀(Maylandi)
       这类孔雀和我们印象中的普通孔雀体形明显不同,且仅有的两个品种又为三湖鱼友所熟知,即A. maylandi(金头孔雀)和A. kandeense(白头孔雀)。
6)绿面孔雀(Saulosi)
       这一种类只有一个品种,即A. saulosi(绿面孔雀)
7)斯图加特类孔雀(Stuartgranti)
       这是孔雀类中最大的集群,品种众多,包括:A. baenschi(金松鼠)、A. hueseri(蓝太阳孔雀)、A. koningsi(MBJ孔雀)、A. korneliae(皇冠孔雀)、A. stuartgranti(斯图加特孔雀系列)和A. sp. 'stuartgranti maleri'(马利利孔雀系列)。
 
       所要指出的是,虽然上述的孔雀分为7个组别,但就真正栖息地来说,它们都是生活在多沙地带,只是具体栖息地的侧重不同。

摘自《Enjoying Cichlids》(享受慈鲷)
原文:AD Konings(爱迪-柯林斯)
翻译:万宝鱼


【正文】
 
       Aulonocara(孔雀类)可能是马拉维慈鲷中性情最温和的一种。这一群体在水族爱好者中很受欢迎,但不适合与大型或狂暴的慈鲷混养。
       (注:沙居型孔雀类的饲养在“沙居型慈鲷”中介绍)
 
Behavior in the wild  野生
习性
       Aulonocara(孔雀类)的食物来自于多沙地带,因此总能在多沙地带的底部附近能发现它们。因为它们相对体形较小,需要岩石的保护。几乎所有在湖水深处5 - 40米的岩石/沙子栖息地都居住着至少一种这种的慈鲷。典型的雄性和雌性在离沙几毫米的地方盘旋,保持基本静止的姿势。它们头部下部的感应孔非常敏感,可以探测到沙子下面无脊椎动物的微小运动。只要找到这样的猎物,在沙子里快速咬一口,就能把它固定在捕食者的嘴里。在马拉维湖,这种行为就是Aulonocara(孔雀类)的典型特点。鱼的轮廓在沙滩上是静止不动的,因此Aulonocara属是很容易识别的。雄性的领地意识较弱,会离开自己的领地去觅食。大多数这种生活在岩石中的雄性Aulonocara(孔雀类)会将一个洞穴作为领地来保护;还有一些孔雀类(如所谓的Chitande型孔雀类)可能会在岩石附近或岩石之间的沙地上保护一个小凹地。
       马湖中的Aulonocara(孔雀类)众多,但是从来没有观察到对其他慈鲷的攻击性。

Behavior in the aquarium  水族箱里的习性
       Aulonocara(孔雀类)这种典型的进食行为并没有在水族箱中获得展示的机会。这可能是由于大多数水族箱的底部由粗糙的沙粒构成,且没有任何东西在沙子底下移动。尽管Aulonocara雄鱼对其他慈鲷并不反感,但我们还是建议每个品种只养一条雄鱼。雄性的攻击性不是很强,但是Aulonocara(孔雀类)在被追逐的时很容易受到伤害。混养一条以上的雌性不一定必要,但是如果可能,就更好了。对性别的鉴定,即便是小型个体,也可以通过检查泄殖孔来确定(详见《慈鲷性别的鉴定》)。
       尽管已知那些出没在岩石旁的Aulonocara(孔雀类)有许多品种,但只有少数品种能被饲养在同一个鱼缸中。唯一的原因是一些品种可能杂交,而我们水族爱好者有责任保持每个品种和种群的纯净。
       但是,如果我们将Aulonocara属再进行细分,分为不同的群体组别(类型,注:见序言部分),并从这些群体组别(类型)选择一个品种(每个组别只能选择一个品种),这样,就可以将不同的Aulonocara(孔雀类)品种混养在一起了。这些群体是:A. jacobfreibergi(孔雀类中的蝴蝶组)与它所有相关的地理种群;Chitande型孔雀类(孔雀类中的Chitande型组);蓝色和/或黄色的Aulonocara (A. stuartgranti型,斯图加特型);和沙居型的Aulonocara。虽然在野外可以同时发现几个品种的沙居型Aulonocara,但上述每一组应该只有一个地理种群可以被养在同一个水族箱里。因此,在一个混养型鱼缸中,人们可以容纳像A. jacobfreibergi(蝴蝶组)、A. ethelwynnae(兰花孔雀,属Chitande 组)、A. stuartgranti(斯图加特组)和 A. guentheri(冈氏孔雀,属沙居型组)这样的品种组合,而不必担心这些品种之间会进行杂交。然而,当蓝色的Chilumba Aulonocara(蓝纹魔鬼)与黄色的Usisya Aulonocara(太阳孔雀)混养在一起时(万宝鱼注:两者都属于stuartgranti-斯图加特组),就可能有杂交事件的发生。所以一定要确保品种的纯度,或者干脆只饲养野生品种。
       居住在岩石中的Aulonocara(孔雀类)可以与其他的Aulonocara(注:指不同组别的)、Lethrinops(珍珠类)、Utaka和中等大小的HAP类(即非岩栖类)一起混养。他们不应该和类似Labeotropheus(小丑、勾鼻类)、Petrotilapia(马湖龙王鲷类)、Metriaclima(岩栖斑马类)和Tropheops(马湖蝴蝶类)一起混养。
 
Aquarium  水族箱
       鱼缸至少要100厘米长,容量至少要达到200升。底部基质最好由沙砾组成。为了给雄性提供洞穴,应该在鱼缸的几个地方堆放岩石。
 
Feeding  食物
       野生的Aulonocara(孔雀类)以生活在沙里的无脊椎动物为食。
       在人工饲养环境中,Aulonocara孔雀类品种通常比在野外生长得更大。这是因为水族箱给这些鱼和其他慈鲷提供了大量的食物。Aulonocara孔雀类是一种非常安静的慈鲷,因此在水族馆的人工环境中不会消耗太多的能量。当这些慈鲷的轮廓开始变圆,头部后面的脂肪凸出时,就表示吃得太多了。Aulonocara孔雀类可以接受任何种类的食物,并且只能喂养高品质的干性食物来保持繁殖状态。重要的是,每天或每隔一天只给少量食物一次。所喂食物需要在两分钟内吃完。
 
Breeding  繁殖
       繁殖Aulonocara孔雀类并不需要运气或耐心。在一个稳定而平衡的混养水族箱里交配的时间间隔是有规律的。有些人认为体形较大的鱼就能频繁地繁殖或产卵的数量也更多这一观点,是在成鱼不肥胖的条件下才是正确的。肥胖的Aulonocara孔雀类可能有漂亮的颜色,但通常忙于吃食而不能繁殖。大型肥胖雌性的产卵频率明显低于健康的雌性。当解剖肥胖的雌性品种时,发现卵巢嵌在厚厚的脂肪层中。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雌性在产卵方面是存在问题的。这种肥胖的个体应该禁食至少两周,直到部分脂肪被吸收。当它们恢复了到正常的身体轮廓时,他们可能仍然能够产卵。大多数Aulonocara孔雀类产卵的数量在25到50个卵之间;然而,那些Chitande型的Aulonocara可能有多达90个卵。